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向内挖潜 提升绩效---湖北省咸宁市统筹盘活财政资金综述

来源:中国财经报 时间:2019-12-31

李旭 鲁维华

  湖北省咸宁市全面统筹、整合、盘活财政资金,兜住了“三保”底线,有效保障了中央、省、市重大战略和决策资金需求

  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全面统筹、整合、盘活财政资金,确保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不仅兜住了“三保”底线,还有效保障了中央、省、市重大战略和决策资金需求。

  由“散”改“拢”,把存量统起来

  2013年初,咸宁市政府对本级存量资金进行清理统筹,对盘活存量资金进行了积极探索。2015年1月,对接中央和省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咸宁市关于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目前已全面形成了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体制机制。

  全面收回,不开口子。省里规定超过2年的回收,咸宁市资金收回尺度比上级要求的更严、力度更大。除应发未发人员经费、已实施未结算项目支出、未完工跨年继续实施的项目和年底来不及结算的项目外,对历年来所有上级、本级政府和部门的各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预算单位历年结余结转资金和财政部门业务科室的存量资金进行全面收回,再逐笔清理甄别,分类处理,近5年市本级累计清理结余结转和债券资金26.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5.55%,相当于1年的财力。

  双管齐下,找准路子。收回存量资金动的是预算单位的奶酪,怎么收?

  咸宁市结合单位事业发展需要和项目实施情况,按照“据实申报、从严审核、分类处置、监管使用”的原则,采取“直接收回+重报重审”双管齐下的处理方法,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直接收回调剂用于本部门、本单位其他项目,收回资金的项目后续需继续实施的,作为新项目重新申请安排,避免资金“二次沉淀”。

  “双管齐下的办法,给我们留有空间,不仅解决了资金沉淀的问题,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咸宁市发改委财务科长江强文表示。

  举一反三,扎紧笼子。针对存量资金的结构及成因,制定存量资金定期统计报告、定期清理、动态监控、分类收回等制度规范,形成对财政存量资金的全方位监管。

  同时,从预算执行、资金审拨等关键环节入手,对影响资金使用、造成资金沉淀、闲置、浪费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建立预算编制、账户管理、资金拨付、对外借款、年度清零等7方面19项配套制度,堵住了存量资金形成的源头,疏通了资金流通的渠道。

  2019年,共清理结余结转资金0.89亿元,较上年减少25%,较2015年减少776%。

  由“粗”改“细”,把增量控下来

  “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不仅要抓存量,还要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结果运用各个环节入手,防止形成新的增量。”咸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鲁恩旺在年初财政工作会上强调。

  把项目编细,避免源头沉淀。从预算编制源头着手,持续深化预算改革,取消“基数+增长”安排预算的模式,根据项目本身的刚性程度、公共属性、实际需求,所有支出细化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基本支出细化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可以明确到单位的支出全部编列到单位,预留项目减少80%。

  将政府基金预算支出细化到项目、地块、费用,控减成本5360万元。

  做实财政中期规划,年度预算与经济周期、发展周期相匹配,提前做好项目储备,避免“钱等项目”现象。

  把速度加快,避免拨付沉淀。 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财政资金审拨办法,简化9项支付环节,基本支出按序时进度拨付,项目支出按实际进度和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拨付,紧急用款计划审批和紧急支付1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业务最多不超过3天,资金拨付效率提高60%。

  优化财政投资评审时限,对符合送审资料要求的建设项目在1个工作日内依规下达委托评审通知,并根据项目预算金额实行限时办结制度,综合评审效率提升40%。

  把关口前移,避免项目沉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将投资评审与预算绩效深度融合,将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并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评审项目时限比规定时限平均减少1.1天,工作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提高近20%;建立政府投资计划与政府预算同步编制机制,比以往提前半年时间,超过500万元以上的全部进行前期评估论证,提前筛减不合理需求5.2亿元。建立债券资金动态调整机制,核减工程进度缓慢和尚未实施的项目20个,避免新增资金存量3246万元。

  把奖惩做实,避免年年沉淀。实行支出进度定期通报,建立预算安排与部门执行进度、财经纪律遵从度、预算调整幅度、绩效结果好坏程度、谋划项目力度等挂钩机制,资金绩效差、结余结转过多的单位,相应扣减预算资金。

  2019年,通过对部门支出进度核查,压减部门项目82个、资金9371万元,部门项目间统筹调剂2096万元。对执行进度偏慢、资金沉淀过多的43家单位的项目进行压减,压减金额2934万元。

  由“拨”改“投”,把质量提上来

  收回的存量要用好、用出绩效,避免资金再次沉淀。

  突出民生导向,补短板。收回的资金优先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千方百计集中财力解决教育、医疗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用政府“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

  咸宁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连续10年超过75%,预计2019年达78%左右,年均增长18.4%,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其中,2018年民生发展状况居全国第66位。

  聚力三大攻坚,防风险。全市统筹使用财政资金65.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7%,综合考评位列全省第一。

  统筹土地收入及相关专项计提用于政府债务付息,隐性债务化解12亿元,2019年本级政府综合债务率下降70个百分点,2018年咸宁市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考核全省第一。

  统筹资金49.9亿元,用于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理、面源清理等6类41项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中央奖补资金6亿元。

  发挥乘数效益,促发展。注资引导基金,激发香城产业基金投资活力。市财政累计完成配资5.62亿元,引导设立湖北咸宁清海长江新兴产业基金等7支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46亿元。投资武汉小药药等64个产业项目。

  加强政府增信,激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性。出资1.6亿元注入市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出“无微不至微笑资金”业务,为企业周转过桥,倒逼银行不抽贷,避免企业陷入高利贷漩涡,扭转了企业发展困境。在全省首创“政银保”业务,出资3000万设立风险补偿金,企业无需抵押,缓释了银行风险,为全市2500多户企业提供担保及“过桥”资金14.47亿元,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近2000万元。

  支持做强做大担保集团,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给咸宁市金融投资集团注资3.66亿元,建立与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相适应的政府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持续补充机制,担保集团业务在全省稳居行业第一方阵。截至三季度,累计为11298家中小微企业办理107.9亿元担保贷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支持生态环保建设,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注资1亿元成立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采取PPP模式谋划幕阜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储备林建设18个示范区之一,撬动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58亿元。

 


相关文档:咸宁市财政局2019年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