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17日,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宋霞带领财政监督处调研组一行7人来咸开展新形势下构建财会监督大格局专题调研,党组书记、局长毛湘宁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毛湘宁从工作基本思路、主要做法、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四个维度对近年来咸宁财会监督工作作了专题汇报。据毛湘宁介绍,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财政经济形势和巨大收支矛盾压力,咸宁市坚持“向财政监管要绩效”的理念不动摇,以零基预算改革为主线,深化财政财务综合管理为抓手,创新财政监管体制机制、优化方式方法、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不断织密财政监督网,构建大监督格局,实现了从单纯的“财会监督”向“全方位提升监管绩效”的转变。一是树立全过程、全领域、全覆盖的大监督理念。将财政监管的理念融入到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监控、结果运用等全过程,财政监管涉及政策、项目、资金,预算单位、县市区以及融资平台等全领域,对财政监督检查、业务培训和指导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构建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高效落实的大监督体系。市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指导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常务副市长挂帅领衔市直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综合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等市直相关单位,强化自身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三是探索操作规范、运转顺畅、约束有力大监督机制。在现行独立核算、集中报账模式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独立核算模式,新增部门核算模式,优化集中报账模式,全面推行会计分类核算改革。推行财政监督指导员制度,每月下沉单位不少于4天,对188家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和服务。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做实“五度”挂钩,强化“红黄榜”通报,完善追责问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结果运用。四是打造上下联动、融合贯通、全面协同的大监督格局。坚持“一盘棋”理念,压实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中介机构执业监督,建立主管部门驻点制度,强化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监管职责,强化人大、审计、纪检监察、组织部门等各类监督协同,凝聚政府督查室、市政数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监管合力,深化省厅驻咸办、各县(市、区)财政系统内部协同配合,不断提高财政监督效能。
宋霞指出,咸宁市财政局在预算管理、财政绩效、监督检查结果运用、人员统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构建具有咸宁特色的大监督工作格局方面闯出了新路子,相关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宋霞强调,咸宁市财政局要在现有财会监督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意见》精神及时准确落地见效;要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协同关系,既要抓好财源建设和资金争取,又要抓好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要强化责任意识,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好地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作用、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切实发挥财会监督综合效力,为推动全省财会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努力开创财会监督工作新局面。